党建工作

学习资料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制度规定

发布时间:2025-04-29 浏览次数:1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改进作风的制度规定,不断细化和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作风建设成果,为作风建设的深化提供了有力抓手和坚强保障。

  我们整理了部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供广大党员学习使用。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

  2025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新版《规定》适应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任务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状况的发展变化,细化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要求,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夯实基层基础。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2024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形成类似中央八项规定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的鲜明态度。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023年12月,党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该条例的第三次修订,再次释放出以严明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的鲜明信号。

  《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

  2023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

  2022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一项重要议程即是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会议强调,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大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新部署,必须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推动全党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

  2022年8月,新华社公布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明确要求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成果,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村级组织承担的工作事务权责明晰、设立的工作机制精简高效、加挂的牌子简约明了、出具的证明依规便民,进一步把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

  2022年2月,新华社公布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

  2020年4月,中办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就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2019年9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全文公布。新版条例在2016年7月制定的问责条例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进一步健全完善问责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方式等,不断提高党的问责工作的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

  《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9年7月,财政部办公厅、国管局办公室、中直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就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事项进行明确,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进一步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

  《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

  2019年3月,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

  2017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根据这几年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重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作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更加切合工作实际,增强了指导性和操作性。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内容、主要任务、重要举措作出系统部署,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纲领。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方式等重要问题作出规定,为新形势下强化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2015年10月,党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准则》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重在立德,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

  《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2014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举措,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顺应民意、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迫切要求。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2013年12月,新华社公布中办、国办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于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2013年11月,新华社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作出全面规范。

  《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

  2013年7月,新华社公布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5年内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


来源:共产党员网


力合科创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通产丽星公众号

    力合科创公众号

    版权所有© 必赢net.95(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备案号:粤ICP备05062082号 粤ICP备2021027412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4月18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中国物业服务指数系统承办的“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七届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家峰会”于北京隆重举行。力合物业凭借业内领先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同时荣获“2024中国产业园区物业管理优秀企业”荣誉。       力合物业成立于2014年,是力合科创下属子公司,专注于为科技园区、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学校等提供一体化紫荆特色物业及配套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公司,拥有质量、环境、安全、能源管理等八项国际标准体系认证,三星级绿色物业管理园区评价标识,体系标准全面覆盖所有在管项目。夯实基础 多维度发力砥砺奋进十年路       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历经40多年的发展,服务边界不断扩张,行业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在物业管理行业变革发展时期,力合物业在力合科创的支持下,乘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东风,瞄准了产业园物业服务的赛道,开启了产业园物业服务之路。十年来,力合物业始终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客户和合作伙伴承诺,落实服务措施科学化、服务标准精细化、过程控制规范化、服务理念创新化、管理手段科技化、客户体验舒适化、监督机制主动化、应急处置妥善化的“八化”服务核心,践行以客户需求为前提,追求理念满意、行为满意、过程满意、结果满意的服务“四满意”,夯实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科技化,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力合物业始终坚持“真诚、务实、高效、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主动变革,创新服务,使业务质量不断攀升,经营效益稳步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变强,在产业园物业服务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风采和管理模式,在行业内获得一席之地。紫荆服务  力争成为科技创新综合运营的领航者       力合物业拥有一支服务意识强、业务技能高的职业化、专业化服务团队,依托专业化管理模式,吸收了各领域优秀人才,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求新求变,沿着创新服务、智慧运营的经营思路,结合公司发展定位与产业园区的运营特色,打造出“三中心一平台一联盟”的增值服务模型,形成了“绿色”+“服务”+“平台”的紫荆特色物业服务标准,在服务标准统一,服务品质恒一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产业园区服务需求和产业特点,输出各具特色的综合物业服务内容,形成在物业服务领域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服务体系。      目前,力合物业已经打造成以产业园区业态为主,学校、办公、商业、政企等为辅的多元业态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以深圳为总部中心,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城市群等区域为重的物业服务网络,业务延伸至广州、珠海、佛山、东莞、惠州、南京、丹阳、湘潭、成都、丹阳等全国多个城市。为力合科创(深圳)清华信息港、力合科创(佛山)科技园、力合科创(珠海)清华科技园、力合科创(南京)创新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孵化器提供一体化物业运营服务,力争成为科技创新综合运营的领航者。肩负使命  助力科技创新种子长成参天产业大树       力合物业承载力合科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的使命,以力合科创服务体系为根基,发展以物业服务为主,以餐饮服务、公寓运营、机电工程为辅,覆盖客户需求的多个增值服务业务的创新生态运营模式。      十年来,力合物业持续探索科技产城服务新路,聚合资源,创新配套业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运营竞争力,满足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安全、有序、舒适、便捷、绿色、健康、高品质的服务体验和技术运营服务,进一步协同力合科创及服务企业,营造企业宜长生态的平台,共同打造“科技创新服务+科技产业”生态模式,推进前沿科技创新种子项目、卡脖子技术,长成参天产业大树,引领行业发展。       服务不止步,同行向未来。力合物业秉持“承载客户信任,合作赋能共赢”的企业使命,不断深化产城紫荆特色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为客户提供特色产城紫荆服务和力合科创的资源赋能,共同创造价值,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