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采公告

力合仲恺创新基地项目室外工程(含市政、道路和景观)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2020-09-15 浏览次数:1044

一、 项目名称

力合仲恺创新基地项目室外工程(含市政、道路和景观)。

二、项目概况

力合仲恺创新基地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仲恺高新区,坐落于陈江街道石圳村;地块东侧为和畅七路,南侧为TCL通力电子厂房,西侧为惠新大道(在建)与惠河高速,北侧为惠风六路。

项目占地面积39679m2,总建筑面积约12m2,其中:(1)厂房(共7栋,3-20层)计容建筑面积(包括二层平台连廊)约8.7万㎡;(2)宿舍及配套用房(共1,14层)计容建筑面积约1.5万㎡;(3)地下室(1层,部分为人防地下室)及架空层不计容建筑面积约1.8万㎡。

项目一层园林景观面积约2.69万㎡;二层园林景观面积约0.32万㎡;6号楼屋顶及楼层园林景观面积约0.16万㎡;6号楼屋顶及楼层园林景观面积约556㎡,合计约3.24万㎡。具体详见园林景观设计图纸及招标清单。

三、招标范围

包括不限于土石方挖运、小区道路、园建装饰、连廊装饰、硬装铺贴、小品、园林给排水电安装、土方堆坡造型、种植土回填、植物种植及养护、垂直绿化、300PP模块蓄水装置施工、工程验收等承包范围内从开工至竣工验收一切工作,具体详招标图纸及工程量清单。

四、报价方式

采用固定综合单价。

五、工期

1、1-4号楼工期6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20109日。工作面分批移交,50%工作面具备施工条件时即开始计算工期;最后一批工作面移交时间最迟不晚于开始计算工期日期20日历天,即最后一批工作面的工期为40日历天。

2、5-8号楼工期75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21426日。工作面分批移交,50%工作面具备施工条件时即开始计算工期;最后一批工作面移交时间最迟不晚于开始计算工期日期30日历天,即最后一批工作面的工期为45日历天。

3、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等与消防验收相关的施工内容,须优先安排,保证不影响消防验收。即1-4号楼、5-8号楼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等施工内容,从开工日期起,工期分别为40日历天、50日历天,以不影响消防验收为原则。

六、资格要求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资质要求: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或以上资质。

3、工程业绩要求:近三年(2017 9 1 日至投标报名截止日期止)在深莞惠地区内至少完成一个合同金额在1500万元以上的园林景观工程(含软景硬景,时间为以竣工验收时间为准)。

4、拟派项目经理要求:具备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同时该项目经理担任过至少一个合同金额在1500万元以上的园林景观工程(含软景硬景)的项目经理。

5、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七、提交材料

1、营业执照。

2、资质证书。

3、近三年(2017 9 1 日至投标报名截止日期止)在深莞惠地区至少完成一个合同金额在1500万元以上的园林景观工程(含软景硬景)业绩相关资料(含合同封面、签署日期页、合作范围、合作业态、合同金额、验收合格证明文件,原件备查)。

4、拟派项目经理的个人简历,拟派项目经理的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证书,同时该项目经理担任过至少一个合同金额在1500万元以上的园林景观工程(含软景硬景)的项目经理。(含合同封面、签署日期页、合作范围、合作业态、合同金额、验收合格证明文件,原件备查)。

注明:须与将来投标文件拟派项目经理一致。

5、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及授权委托书。

6、法人授权投标联系人身份证复印件及联系电话、邮箱(加盖公章)。

7、投标报名人须对所有资料加盖公章,并按照上述顺序扫描后放置在同一个PDF中。

8、投标报名人需对提交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严禁弄虚作假,否则招标人有权取消其投标报名资格以及后续的中标资格,并投标人将承担相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规定的法律责任和违约责任。

八、报名时间和联系方式

请于2020 9 22  12  00之前将规定资料发送至:

1、邮箱:lining@leaguer.com.cn,并电话知会。

2、联系人:李宁;联系电话:0755-2692665413620965693


力合科创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通产丽星公众号

    力合科创公众号

    版权所有© 必赢net.95(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备案号:粤ICP备05062082号 粤ICP备2021027412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近日,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起的“市校双向奔赴,携手共融四链”系列活动之“Al+新质生产力:创新融合之路”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交流论坛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紫荆同学会与深圳清华TAI协会主办,力合教育与力合产研联合主办。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界的代表与数百名清华校友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等多个热门议题进行交流和互动。       开幕仪式上,首先进行领导致辞。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力合科创董事长贺臻、深圳清华TAI协会会长陈文正、清华紫荆同学会主席童星桦分别发表讲话。领导们高度肯定了此次论坛的举办,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应充分利用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论坛进入主题演讲环节,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创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潘毅,清华大学博士后、智谱AI大模型事业部技术副总裁李智星,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数字化工程服务中心主任闵万里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融合发展等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企业:抓住新机遇,打造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力合产研总经理刘战国与始智AI创始人CEO刘道全、云天励飞副总裁郑文先等8位来自高校、投资界、AI应用机构的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向与会者们发表具有前瞻性的见解。       随后,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董少林对粤港澳大湾区最新的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他介绍了政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扶持政策、资金支持和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举措,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为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提供了明确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