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采公告

江苏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整体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2021-10-22 浏览次数:2030

一、项目名称

江苏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整体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镇江市丹阳高新区内,占地约1300亩。其中启动区为A01、A02、A03和A04地块,占地约262亩,目前已完成建筑方案设计。

三、招标范围

本次招标范围为江苏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整体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旨在配合园区招商以及后期拿地,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彩色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分析、交通组织分析、消防分析、日照分析、方案鸟瞰效果图、主要建筑效果图、有关经济技术指标等的设计。

四、报价方式

采用固定总价包干,不得调整。

五、质量标准

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现行的规范、规程要求,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满足招标人的设计要求。

六、资格要求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设计企业。

2、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城乡规划编制乙级及以上资质

3、2018101日至投标报名截止日,至少有2个已完成不少于1000亩(或占地面积67万㎡)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业绩。

4、拟派的项目负责人应为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2018101日至投标报名截止日,至少有1个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已完成不少于1000亩(或占地面积67万㎡)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业绩。

5、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七、提交材料及要求

序号

资料

提交要求

1

目录

按以下顺序放置在同一个PDF文件中。

2

营业执照

加盖公章扫描件

3

资质文件

加盖公章扫描件

4

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及授权委托书

加盖公章扫描件

5

授权人的身份证、联系电话、邮箱

加盖公章扫描件

6

分管投标副总的联系电话、邮箱

加盖公章扫描件

7

公司业绩

提供2018101日至投标报名截止日,至少有2个已完成不少于1000亩(或占地面积67万㎡)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业绩。

业绩证明文件应提交包括但不限于含有项目名称、承包范围、工程规模、签字盖章等信息的合同页、方案文本(含总图、单体平面、项目指标、功能分区等)

和可提供的其他有效证明文件。

8

项目负责人资格

拟派本项目负责人简历表、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证书,加盖公章。

9

项目负责人业绩

2018101日至投标报名截止日,至少有1个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已完成不少于1000亩(或占地面积67万㎡)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业绩,业绩证明资料同上,并提供担任项目负责人证明文件。

10

团队人员名单

拟派本项目团队人员名单,对应人员的注册执业证书、职称证书。

备注:

  1. 报名单位需对上述提交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严禁弄虚作假,否则我司有权取消其后续的投标报名资格。

  2. 报名文件每页均须加盖公章。

  3. PDF格式文件需根据资料名录制作书签,以便我司审核资料。


图片1.png图片2.png

八、报名时间和联系方式

请于202110 28 1100之前将本公告要求的第七条资料发送至:

1、邮箱:lining@leaguer.com.cn,并电话知会。

2、联系人:李宁;联系电话:0755-26926654;13620965693


力合科创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通产丽星公众号

    力合科创公众号

    版权所有© 必赢net.95(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备案号:粤ICP备05062082号 粤ICP备2021027412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3月12日,惠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辉,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参云,惠州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健雅一行到力合科创参观调研。力合科创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贺臻,副总经理屈东热情接待调研组一行。      座谈会上,贺臻向调研组一行详细介绍了力合科创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和科技孵化成果案例。力合科创依托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优势,致力于批量转化科技成果、投资孵化硬科技企业,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培育其中优质项目。      黄辉对力合科创20余年来精心打造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表示高度赞赏,她表示,希望双方共同促进优质创新资源集聚,共同进行更多关键性、前瞻性、引领性项目的探索与合作,共同助力惠州“新质生产力”发展。      张健雅表达了对力合科创的充分认可,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新合作路径,促进双方资源的共享,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助力惠州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