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采公告

珠海力合光电产业园项目临时围挡工程招标信息公告

发布时间:2022-06-27 浏览次数:1219

一、项目名称

珠海力合光电产业园项目临时围挡工程。

二、项目概况

本工程项目位于珠海市香洲区三溪科创小镇范围,三溪路(原滨山东路)北侧,创源路(原青松路)西侧,总占地面积30674.21㎡。

三、招标范围

1、按珠海相关图集中A1样式围挡(不含喷淋系统,含混凝土踢脚),冲孔镀锌钢板厚度按2mm,以用地红线为线围绕一周,约710米。

2、8米宽临时大门。

3、6米*3米*2.8米全新集装箱做临时岗亭。

4、350平临时场地硬化。

5、444平广告喷涂。

6、包含一次台风等不可抗力损坏后的修复。

四、报价方式

采用单价包干方式,不调差

五、工期

28天。

六、投标申请人资质条件

1、具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

3、2019年6月1日至投标报名截止日,至少有2个合同金额不少于90万元的已完工且工程所在地在珠海或者深圳的类似业绩;

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七、投标人应提交的资料

1、营业执照;

2、资质证书;

3、安全生产许可证;

4、2019年6月1日至投标报名截止日,至少2个在深圳、珠海地区已完工且合同金额不小于90万元的公建钢结构围挡工程业绩,投标人业绩应提交包括但不限于含有项目名称、承包范围、合同金额、签字盖章、项目负责人等信息的合同页、竣工验收报告

5、以上资料均需加盖公司公章,方为有效。

八、定标原则

最低价者中标。

九、报名时间及联系方式

请推荐人于截止时间 20227417:00之前将相关资质信息送至邮箱lujl@leaguer.com.cn,并电话知会。

联系人:卢江乐联系电话18520806670


力合科创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通产丽星公众号

    力合科创公众号

    版权所有© 必赢net.95(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备案号:粤ICP备05062082号 粤ICP备2021027412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5月22日至24日,2025 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作为深国资系统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力合科创携立谱智造、中科第五纪、迈特芯等AI新势力亮相,集中展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成果。本届展会是全国首个专业人工智能终端展,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指导,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与深圳会展中心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以“智联万物·端启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为全球产业界呈现一场“技术+产品+场景+生态”的全景盛宴。锚定“AI+工业”新赛道,立谱智造凭借“AI Multi-Agent”工业智能体解决方案成为展会焦点。其自研的“九头鸟”混合专家垂类大模型,深度融合工业设计、生产全流程,实现从概念草图到3D建模、智能核价、工艺排程的分钟级高效协同。据立谱智造负责人介绍,AI智能核价技术可将传统3-5天的核价周期缩短至30秒,准确率超95%;CAD建模技术则使设计周期缩短70%,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聚焦具身智能工业制造前沿领域,由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团队创立的中科第五纪,在早期阶段便获得力合科创深度支持,并协助其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该团队的“具身通用大脑”技术,通过物理属性与数据知识混合驱动,攻克了工业场景中装配、智能焊接等复杂任务的智能化难题,已获得汽车装配、家电组装等行业头部厂商的高度认可。深耕具身智能芯片研发领域,迈特芯以自主创新攻克大模型端侧部署难题。其研发的支持1B至32B参数规模的端侧大模型芯片,采用立方脉动架构、张量压缩算法等核心技术,为AI手机、穿戴设备及机器人提供了实时推理算力支持。该项目由南方科技大学余浩教授领衔,汇聚吴文俊人工智能获奖团队等顶尖人才。作为中国最早聚焦硬科技投资的机构之一,力合科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硬科技”领域产业,涵盖人工智能等前沿赛道。通过资本注入、技术对接、产业链资源整合等多维度赋能,力合科创已助力众多硬科技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此次的参展项目,正是力合科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资战略的生动实践。力合科创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业及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挖掘和培育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优质项目,以“耐心资本 + 生态赋能” 双引擎驱动,推动硬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