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采公告

大浪时尚小镇公共服务平台餐厅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2019-05-09 浏览次数:1040

大浪时尚小镇(以下简称“小镇”)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西北部大浪社区,为将小镇打造成为引领时尚潮流设计、展示、交易、企业孵化培育、投融资、教育培训、生产服务、检验检测的时尚文化传播中心以及“国际化”的时尚产业高地,小镇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或“服务平台”)为小镇企业提供设计、展示、交流、企业孵化培育、投融资、教育培训、生产服务、检验检测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方为深圳力合星空文化创意服务有限公司,为了满足配套需求,我司拟对平台的餐厅运营服务进行招标。


一、采购人: 深圳力合星空文化创意服务有限公司 

地  址: 深圳市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公共服务平台708室                                


二、采购需求

第一条 服务地点

1、用于经营员工餐厅的场地位于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公共服务平台11楼餐厅。该餐厅仅用于中、西快餐、商务套餐、自助餐、中式围餐、面点、冷热饮品、甜品、点心的加工制作及售卖 的经营。


2、场地使用面积:798㎡, 有一个公共大厅和四个配套房间,并配有齐全的厨房设备和桌椅(投标前可查阅物资清单)。


第二条 租赁期限和要求

1、中标方租赁期限为:自2019年6月1 日至2020年12月31日。

2、餐厅营业时间:08:00—21:00(如需提早或延长需事先报甲方批准通过)


第三条 租金及支付

1、押金:

合同签订7个工作日内,中标方需向甲方缴纳经营押金人民币50000元(大写:伍万元整)。租赁结束后双方交接结清有关家具及其它有关费用后5个工作日内全额退还。


2、租金:

2019.06.01-2020.12.31,租金全免。


3、物业管理费

2019.06.01-2020.05.31,第一年免物业管理费、空调维护费、空调使用费;

2020.06.01-2020.12.31,第二年正常收取;


4、其他费用;

租赁期间的水电费、税费、垃圾费、排污费等所有经营所需要缴纳费用,由中标方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或单位缴纳。


5、投诉处理:

中标方接到甲方就餐人员关于食品品质、食品卫生、服务质量等问题投诉后,需在一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和解决并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赔付。


第四条 投标资格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投标人需提供切实可行的完善的服务承诺方案;

4、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5、投标单位具有法人营业执照且营业执照范围内具有餐饮服务相关经营范围;

6、为大中型企业提供供餐服务或者具有连锁餐饮机构经营者优先;


二、公告期限:

时间:  2019年4月30日   至    2019年5月30日        


三、递交投标文件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9年5月6日       2019年5月30日

地点:深圳市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公共服务平台708室


四、开标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9年5月31日

地点:深圳市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公共服务平台708室


五、采购项目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张小姐

联系方式:21010969

力合科创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通产丽星公众号

    力合科创公众号

    版权所有© 必赢net.95(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备案号:粤ICP备05062082号 粤ICP备2021027412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6月12日,《光明日报》发布了题为《一座城市的“智变”进行时——广东深圳加速提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能级》的报道。文章以深圳市迈特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乐谱兰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案例,报道了深圳市南山区以“产学研协同”为核心竞争力,通过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平台、“模力营”AI生态社区等抓手,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系统性实践。以下为报道原文:  近日,在深圳某国际头部晶圆厂的无尘车间内,机器人“兵团”正以毫米级精度搬运晶圆盒——只见机械臂精准地抓取、搬运薄如蝉翼的材料,移动对接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与此同时,深圳福田区政务大厅里,70名“AI数智员工”悄然上岗,在240个政务场景中掀起“效率风暴”。  这座城市的“AI脉搏”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跳动。2024年,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3600亿元,汇聚企业超2800家,从水下机器人征服复杂海域,到全球首个区域级气象大模型“智霁”精准捕捉3公里内风雨变化——在深圳,技术突破的浪潮正转化为实景应用的惊雷。  在这座以创新而立的城市,求新的步伐清晰而坚定:以政策红利牵引,协同技术创新所需的要素,政策、技术、应用、生态协同推进,培育最适合AI生长的土壤,让人工智能落地生根。……“光有论文可不行” 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应用  在深圳南山区,“机器人谷”和“机器人湾”一南一北,遥相呼应。2024年区内汇聚了200余家优质机器人企业,全区机器人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00亿元,机器人产业增加值约占深圳全市总量的三成。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南山区以“产学研协同”为核心竞争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系统性实践。  “让大模型‘跑’在手机上,光有论文可不行!”深圳市迈特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余浩指着实验室里自主巡检的机器狗说。这家攻克大模型本地化难题,走在大语言、大视觉模型前列的芯片企业,最初来源于南科大微电子学院申报的团队项目,依托高校资源和平台孵化实现创业。随着高校注资支持、开放芯片设计平台,本科生、博士生直接参与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科研团队产出优秀文章与成果,产业端将其转变为原型产出的实用价值。这种“人才共育”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得到了来自高校、合作方、公司等多方认可,形成商业价值并能够反哺高校。  从工厂难题直击实验室痛点,企业与高校双向奔赴。“人工智能有技术门槛,在传统产业做应用必须有精准度,我们要在高校科研成果基础上,结合产业实际应用场景去做迭代创新。”深圳市乐谱兰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谭程明认为,高校的技术参与对加速企业商业化、市场化具有重要作用,而推动产品实际应用与产业化落地的过程,也让科研成果真正具有使用价值。  在问及产学研融合的必要性时,谭程明说,“如果连工厂都没去过,图纸上的算法再好,还是很难真正理解生产线‘卡脖子’的问题!”  这家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教授和学生直接带到一线,瞄准制造业前端,研发了AI专有模型,融入工业零部件制造的多个环节;面向全球零部件定制需求,推动了传统制造向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由粗放型制造向柔性生产转变。  如今在深圳,良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正在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高校教授带着学生走进工厂车间,亲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产学研紧密相融,科研不再止步于论文,实验室的技术快速转化为工业级解决方案。“对整个产业而言,只有企业与院校双方力量联动,才能更快推动产品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新变革。”谭程明感慨。  从专项基金“金融破冰”到平台打通“转化断点”,南山区打造“一南一北”成果转化格局。北部以科教城为核心,打造成果转化高地。组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平台,设立基金,完成企业的“金融破冰”,支持早期科技项目跨越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湾区首个大模型领域垂直孵化器“模力营”AI生态社区也落地科教城,提供两年免租等鼓励政策。西丽湖科教城的玻璃幕墙折射出湾区“AI成果转化高地”的雄心,实验室与车间边界消融,更多优秀企业的涌现与崛起,恰是深圳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以上报道有删减)  转载自光明日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